沂南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查看: 876|回复: 2

民间故事《千古一丐》

[复制链接]

123

主题

417

回帖

727

金豆

版主

UID
138
积分
2017
阅读权限
200
在线时间
268 小时
注册时间
2024-7-16
最后登录
2024-11-23
发表于 2024-9-6 14:51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艾湛云 于 2024-9-6 22:09 编辑

 千古一丐
  在中国历史上,出过不少的伟人,而这个伟人,却是一个乞丐。
  ――著名平民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语
  清朝后期的一天傍晚,鲁西北地界一个名叫武家庄的村子里,回来了出外乞讨的母子两人。他们走进自己那个破旧的农家小院,拖着沉重的双腿,收拾着刚刚乞讨来的零零碎碎的东西。从小就没有父亲,也没个正经名字,只按排行叫做武七,约摸十五六岁的儿子,望着精疲力尽的老娘,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。过了好大一会儿,儿子武七倔强地抬起头来,向老娘提出,自己已经长大成人,从明天起就去给财主家扛活挣钱,不能再叫老娘沿街乞讨了。老娘端详着身单力薄的儿子,无可奈何地同意了。
  武七打听了一下,来到张财主家当了长工。武七生性忠厚老实,只知埋头干活,很少有闲着的时候。他起早摸黑地一干就是三年,从没领过一文工钱。这天听说老娘病了,就想领点钱回家探望一下。张财主拿出账本一翻,说工钱早就领完了。武七听后很是吃惊:他可从来没向东家领过工钱呀!张财主指着账本,说他借的钱一笔一笔都记在上面了。武七这时才明白张财主是欺负自己不识字,故意赖账,但又有口难辨,只能拍着胸口嚎啕大哭:天哪!我什么时候领过一文钱哪,为人要讲良心啊!恼羞成怒的张财主对武七一顿拳打脚踢,然后把武七赶出了大门。
  武七白出了三年力,吃了哑巴亏,但为了养家糊口,只好又到一个李财主家扛活。这天姐姐给他捎了一封信,顺便带了几吊钱,交给了李财主。李财主认为武七诚实可欺,又不识字,只把信给了武七,把钱扣了下来。后来武七见到姐姐,姐姐问他信和钱收到没有,武七一想又上当了,就去找李财主要钱,李财主不但矢口否认,还把武七臭骂了一通。快过年的时候,武七被指派去贴对联,因为不识字,就把其中的一副贴倒了。这一下犯了对联贴倒,家中要死人的大忌讳,气得李财主大发雷霆,指使家丁把武七毒打一顿,扔到一个破庙里了事。
  武七口吐白沬,躺在破庙的地上,盖着破被子昏睡了三天三夜,醒来后心里乱透了。他想起因贫病交加已离开人世的老娘,没想到自己整天出大力吃大苦,却连老娘都养不活。他摸了摸又肿又疼的胳膊腿,觉得自己出力受怨不说,还被财主象扔个死猫死狗一样地扔掉了。武七想来想去,只觉心中一酸,忍不住“哇”地一声大哭起来。哭过以后,他的心里才痛快了一些,脑子也清楚起来。他想自己这五六年来,活没少干,可钱没挣着,还多次被人欺负,不就是没有读书识字吗?如今自己再读书识字是不可能了,可贫穷人家还有多少不能读书识字的孩子,应该让他们都能读书识字,不能再走自己的老路了!要想这样,只有办个义学学堂,让他们免费上学。经过一番冥思苦想,武七立下了兴办义学的宏大志愿,发誓要让贫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。
  武七也顾不得身上的伤痛了,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,一瘸一拐地院子里转悠起来:办学堂要花不少的钱,自己手里一文也没有,怎么办?扛活受人欺负,还拿不到钱,不过自己从小靠乞讨为生,乞讨不但能填饱肚子,还能攒钱哪!何不再抄起老本行,靠乞讨攒钱来办学堂呢?对!就这样办!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。想通了的武七喜得一蹦老高,欣喜若狂,欢呼雀跃着跑上大街,还一边跑一边喊着自编的歌谣:我攒钱,我买田,修个义学为贫寒。扛活挨欺还被骗,讨饭自己说了算。别看我讨饭,早晚修个义学院。村里人都不解地望着他,以为他在说疯话,可武七一点也不在乎,老实巴脚的他一旦打定了主意,那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。第二天一大早,武七就拾起打狗棍,背着背褡子,揣上铜勺,走村串户地乞讨去了。
  武七要靠乞讨办义学的消息传开了,人们都以为武七真得疯了,武七也就顺便地称自己是得了“义学症”。他心甘情愿地做了最被人们瞧不起的乞丐,一年到头一门心思就是乞讨攒钱。武七讨起饭来,可以说是轻车熟路,如今又有了兴办义学的打算,更是劲头也大,底气也足。他把讨饭换了个新样式,就是自编了许多兴办义学的讨饭歌谣,准备了一副快板,每到一家门前就来上一段:我要饭,你行善,修个义学你看看。背着褡子沿街走,修个义学不烦愁。拿着铜勺来要饭,一心修个义学院。不强要,不强化,给不给的随你便。施主听后一边乐着一边给他食物或粮食,有时还给他几文钱。为了多讨到几文钱,武七练会了树大顶,就是两只胳膊撑地,两条腿朝上的架式。他一边竖着一边唱着讨饭谣:竖一个,一个钱,竖十个,十个钱,竖得多,钱也多,谁说不能修义学?看的人就往他的跟前扔钱。
  也有讨饭讨不着的时候,迎门还会受到这家人的数落和咒骂。这时候武七就一边打着快板一边唱起来,自己安慰自己:今天一天多奇怪,出门碰上恶奶奶。不愁天不愁地,就愁自己没运气。还有只要给钱,武七什么也干。有人戏弄他,拿着活蝎子让他吃,他也毫不含糊,一口就把蝎子吃下去,接着又唱起来:吃蝎子,吃蝎子,修个义学我的事。更有恶作剧的人,让他吃屎喝尿,他也不在乎,嘴上还唱着:屎也吃,尿也喝,修个义学不算多。武七有时也靠给人拉车推磨、挑担铡草等出苦力做日工挣钱。
  武七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讨着饭,人们也看到了武七靠乞讨办义学的决心,都自愿地有多给多,有少给少,没有不给的。武七把家乡一带的村庄串了一遍又一遍,对家乡周围的州县也不知去了多少次,更远一些的州县,武七也经常光顾。反正是哪里饿了哪里吃,哪里黑了哪里住,破庙桥洞屋檐下,到处都是他的栖身之处。武七隔不久就把讨来的粮食换成钱,还拿出一部分钱买上地,准备做学堂的宅基地用。他把讨来的钱和买的地,托付给本乡一个武进士和一个文生保管着。这些年来,武七喝脏水,啃菜根,吃剩饭,苦苦地熬着日日月月,但不管多么艰难,他从来不动用讨来的一文钱。
  春去秋至,寒来暑往,武七掐指一算,自己乞讨攒钱已是第三十个年头了。这天他把积攒的铜钱全都翻出来清点了几遍,正好是7100吊,约合2000两白银,还有平时零散买下的230多亩土地,估计建一座学堂是超超有余了,包括请教书先生的费用和学生们的学费,于是他决定在离自己村子五里路的柳林镇建造学堂。武七郑重地把铜钱和土地,全都交给了在当地很有名望的杨树坊等几位乡绅,托他们全权操办。杨树坊等几位乡绅不负武七的重托,很快就把学堂建好了,并取名为崇贤义塾。
  学堂建成了,首先要聘请教书先生,可叫武七没有想到的是,一些有名望的人,都不愿意来一个由乞丐出资兴办的学堂教书。这也没有难倒武七,他使出乞丐的看家本领,去给他们长跪不起。武七认为:以往为了乞讨攒钱,也时常给人下跪,今天为了请先生,更应该下跪,这也是为孩子们下跪,这是天经地义的!有的一趟不行就两趟,两趟不行来三趟,直到他们看到武七确实是情真意切,也被武七的办学精神所感动,这才答应来崇贤义塾试一试。他们当中有名儒,有进士,有举人,后来对学堂有了感情,都不想离开了。有了先生,再招学生。刚开始穷人家听说不收学费,还不相信,都不送孩子来上学,武七就又走村串户去请,直到他们把孩子送来为止。
  学堂开学这天,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,还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招待教书先生,学董和热心赞助的乡绅前来作陪。应该是学堂堂主的武七,这时候虽然特意穿得干干净净,却站在了客厅的外面,等到上酒上菜的时候,他就向来客磕头表示感谢。身为同乡的杨树坊等几位乡绅请他入座,他还是坚持站在门外,从心里说出自己是一个要饭的,不敢同先生们坐在一起,站在门外觉得心里踏实自在。宴席散席后,他和学生们一样,分了一份馒头和大锅菜,可他没吃下去,而是一溜小跑来到砖窑,换了几块砖抱回来放在学堂里用,然后吃了别人的剩饭剩菜充饥了事。武七兴办义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,这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,在鲁西北的大地上,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乞丐投资兴办的义学学堂。
  崇贤义塾一切就绪后,按说武七心愿已了,也是功成名就,应该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了,可他还不满足,准备再办两所义学,要让更多的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识字。这时候武七为了乞讨攒钱,已是五十多了还没娶亲。当初他想:自己过的是乞丐日子,一个人吃饱了没人害饿,就不要连累别人了,虽然攒了不少钱,那是绝对不能花在这上面的。如今他又想:我都土埋到脖子了,一个人也过惯了,还找什么婆娘,就再也没提娶亲的事儿,一辈子过着单人独身的日子。为了这个事儿,他还专门编了一首歌谣,用到时就唱它几遍:人不行,又无衣,修个义学不娶妻。人生七十古来稀,五十三岁不娶妻,亲戚朋友断个净,临死落个义学症。从此以后,武七又像过去一样,穿百衲衣,吃百家饭,常常栖身破庙,唱着自编的兴学歌谣,过着漂泊不定的乞丐生活。几年后,武七又攒下了不少的钱,果然又办起了两所义学。
  两年以后,山东巡抚张曜为嘉奖武七的办学功德,拟折上奏朝廷,请皇上批准武七自行修建牌坊,并赐给“乐善好施”字样,可一看武七这个名字太粗俗,就用了一番脑子,把武七改成了武训,直到这时,武七才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。光绪皇帝接到上报后,欣然同意,下旨准其所奏。不久张巡抚又亲自接见了武训,并再次上奏朝廷,请求赐封武训为“义学正”。当时学正的称呼,为州一级地方政府的学官,负责教育所属生员,称武训为“义学正”,也算是对他兴办义学的肯定。光绪皇帝接奏后,不但赐给了武训“义学正”的封号,还赐给了武训黄马褂一件。
  武训从刚过二十岁开始乞讨办学,到如今已是快六十岁的老人了。因为长年奔波操劳,又一直省吃俭用,他终于病倒了。乡亲们围在床前,给他请来了郎中。郎中看后什么也没说,只是摇了摇头,就叫一个乡亲跟着他去取药。武训有气无力地说什么也不让去,他觉得自己一个穷要饭的,身子骨哪能那么贱,躺几天就会好的,更主要的是他想自己治病花钱,能供好几个孩子上学哪!急得慢郎中说话也结巴起来:就兴你大半辈子攒钱办学,就不兴我来一回不要钱给你治病吗?武训这才作罢。
  武训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没能出门,心中常常惦记着学堂。这是春天的一个上午,太阳不错,天也不冷,武训觉得精神好了许多,就叫一个乡亲用小推车推着他到学堂里去看一看。来到学堂后,学堂里正在上课,他没惊动别的人,就让乡亲把小推车停在学堂的屋檐底下等着。当他听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,还有先生们循循善诱的教书声时,他那皱纹摞皱纹的脸上,露出了甜蜜的笑容。他一动也不动地坐在小推车上,像是在倾听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。推车的乡亲发现武训的神态有些不对劲儿,就连忙去喊他摇他,武训却身子朝后一歪,倒在了小推车上,人已经是长眠不醒了。
  根椐武训生前的愿望,三处义学的师生们,怀着沉痛的心情,把他安葬在了紧邻崇贤义塾东边院墙的地下。
  
  (发于《民间文学》2006-9月上)


微信图片_20240906174957.jpg
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

1

主题

231

回帖

359

金豆

少校

UID
87
积分
973
阅读权限
80
在线时间
47 小时
注册时间
2024-7-12
最后登录
2024-11-19
发表于 2024-9-6 19:19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是个真事吗
沂南论坛 https://www.yinan.cc/

123

主题

417

回帖

727

金豆

版主

UID
138
积分
2017
阅读权限
200
在线时间
268 小时
注册时间
2024-7-16
最后登录
2024-11-23
 楼主| 发表于 2024-9-6 22:06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的,用民间故事的形式给表现了出来
松龄鹤岁 福寿延年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
沂南论坛 ( 鲁ICP备2020034499号-1|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425 )

GMT+8, 2024-11-24 00:0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